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需求的升級,膠原蛋白口服液等功能食品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。然而,產品同質化嚴重、質控標準缺失等問題日益凸顯,尤其在凝凍強度這一核心指標上,傳統檢測手段難以滿足現代生產需求。西奧機電GST-01凝膠強度測試儀憑借穿透-拉伸雙模式、高精度傳感及智能數據處理技術,為功能食品行業提供了一套符合QB/T 2872-2017標準的凝凍強度檢測解決方案,助力企業突破質控瓶頸,搶占市場先機。
一、凝凍強度:功能食品品質的“隱形**"
膠原蛋白口服液的凝凍強度直接反映其分子結構穩定性與生物活性。若凝凍強度不足,產品易分層、沉淀,導致消費者體驗下降;若強度過高,則可能影響吸收效率,甚至引發胃腸道不適。例如,某品牌膠原蛋白口服液因基質配比失衡,凝凍強度從85g驟降至60g,夏季運輸中分層率上升30%,退貨率激增25%;另一企業為提升黏性將明膠濃度從8%增至12%,凝凍強度從92g增至110g,但消費者反饋“口感黏膩,吸收變慢"。
QB/T 2872-2017標準明確要求,功能食品的凝凍強度需滿足“抗穿透力≥80g、拉伸長度≤25mm"的雙指標控制,以平衡穩定性與生物利用度。然而,傳統檢測方法依賴人工讀數,誤差率高達15%,且無法同時監測穿透與拉伸數據,難以滿足現代生產對“快速、精準、合規"的需求。
二、GST-01技術突破:雙模式檢測+智能分析
GST-01通過三大創新設計,實現功能食品凝凍強度的精準控制:
穿透-拉伸雙模式動態監測
凝凍強度檢測:采用12.7mm直徑平底探頭,以0.5mm/s下壓速率穿透樣品,實時記錄破斷力(凝凍強度=破斷力×破斷位移),量化抗穿透性能。例如,某企業利用GST-01監測不同明膠添加量下的凝凍強度變化,發現當明膠從8%增至10%時,凝凍強度從78g提升至95g,且夏季高溫儲存后硬度下降率從20%降至10%。
延展性檢測:通過定制夾具以50mm/min速率拉伸樣品,記錄斷裂時的最大拉伸長度,評估口服液的流動性與貼合性。某企業通過GST-01測試發現,當甘油添加量從5%降至3%時,拉伸長度從28mm降至22mm,消費者反饋“口感更清爽,吸收更快"。
高精度傳感與智能數據處理
GST-01內置0.1g高精度壓力傳感器與智能算法模塊,可自動分析測試數據,生成凝凍強度值與形變曲線,減少人為誤差。例如,某企業采用傳統方法檢測凝凍強度時,不同操作員的結果偏差達12g;改用GST-01后,偏差率降至2g以內,數據一致性提升83%。
藥典級合規性保障
GST-01嚴格匹配QB/T 2872-2017的檢測流程,包括樣品制備(直徑20mm×高度10mm圓柱體)、恒溫處理(25℃±1℃,2小時)及測試參數(探頭直徑、拉伸速率),數據可直接用于藥監局抽檢與客戶審核。某企業通過GST-01優化配方后,產品順利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認證,***從12%提升至18%。
三、跨場景應用:從經典配方到創新劑型的全鏈條優化
GST-01的通用性使其成為功能食品創新的“質控樞紐":
經典配方升級:某企業復原古方“阿膠口服液"時,通過GST-01檢測發現,傳統工藝中驢皮熬制時間過長導致凝凍強度超標(120g),改用低溫酶解技術后,凝凍強度降至95g,且膠原蛋白含量提升20%。
新型劑型研發:在基質中添加0.3%透明質酸鈉,GST-01測試顯示凝凍強度從85g降至80g,但延展性從20mm增至25mm,消費者使用反饋“口感更順滑,吸收更快速"。
成品穩定性驗證:某品牌膠原蛋白口服液通過GST-01進行加速老化試驗(40℃/75%RH,3個月),發現凝凍強度下降率從15%降至8%,據此優化包裝材料,保質期從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。
常見問題解答
Q1:GST-01能否檢測含植物提取物的膠原蛋白口服液?
A:GST-01的測試腔體采用密封設計,可避免揮發性成分逸散,測試結果不受植物提取物影響,且支持高溫加速試驗模擬長期儲存效果。
Q2:設備是否支持非標準樣品形狀檢測?
A:GST-01配備可更換夾具,可適配口服液瓶、軟膠囊等不同劑型的樣品,用戶可通過自定義程序設置測試參數,并導出符合QB/T 2872-2017格式的報告。
Q3:操作復雜嗎?
A:GST-01配備10英寸觸摸屏與智能向導系統,操作人員通過3步即可完成測試(樣品放置→參數設置→結果讀取),培訓時間從傳統儀器的5天縮短至1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