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凍作為廣受歡迎的休閑食品,其 “Q 彈爽滑" 的口感是吸引消費者的核心賣點,而這一特性與產品的凝膠強度密切相關。過硬的果凍可能引發咀嚼困難,過軟則易變形坍塌,直接影響食用體驗。GB 19883-2018《果凍》標準雖對感官要求作出 “組織形態均勻、有彈性" 的規定,但缺乏量化指標,導致企業難以通過標準化手段管控口感一致性。西奧機電的 GST-01 凝膠強度測試儀,通過建立凝膠強度與口感評價的關聯模型,提供了一套科學的食品級檢測方案,助力食品企業 QC/QA 部門實現從物性參數到消費者體驗的精準把控,推動果凍質控向精細化創新發展。
果凍的口感本質是凝膠網絡結構對外力的響應,由凝膠強度(抵抗形變的能力)和彈性回復率(形變后的恢復能力)共同決定。GST-01 采用質地剖面分析法:以 1mm/s 的速度用直徑 5mm 探針穿刺果凍樣品至深度 10mm,記錄穿刺阻力(凝膠強度)與卸載后的形變恢復百分比(彈性)。檢測數據顯示,不同品類果凍存在最佳參數區間:果肉果凍的凝膠強度宜 200-250g,彈性回復率≥80%,既保留果粒咀嚼感又保證整體 Q 彈;兒童果凍需更低強度(150-180g)和更高彈性(≥85%),避免噎食風險;功能性果凍(如含膳食纖維)因添加物影響,強度可放寬至 250-300g,但彈性需≥75% 以防過硬。某企業曾因未控制強度,使一批果凍強度達 350g,消費者反饋 “像橡皮,失去果凍特色"。
GST-01 的檢測方案在果凍質控中的應用價值體現在三方面:一是口感標準化,將 “Q 彈"“爽滑" 等主觀描述轉化為可量化的參數,如規定草莓果凍的強度偏差需≤15g,某品牌以此將消費者口感好評率從 78% 提升至 92%;二是原料與工藝優化,數據顯示卡拉膠與魔芋膠復配(比例 3:1)時,強度與彈性平衡最佳,若單用卡拉膠,強度雖高但彈性下降 10%-15%;熬膠溫度超過 95℃會導致強度下降 20%,GST-01 可驗證工藝調整效果;三是合規性輔助,結合 GB 19883-2018 對 “無異物、無硬心" 的要求,強度異常波動(如局部>300g)往往提示膠體分布不均,需優化攪拌工藝。
問答環節
問:不同規格(如杯裝、條狀)的果凍,凝膠強度標準是否需差異化設定?
答:是的。條狀果凍因包裝限制,強度需稍高(220-280g)以防擠壓變形;杯裝果凍可按品類設定(如果肉杯裝 200-250g);迷你果凍(≤10g)強度需≤180g,降低兒童食用風險。GST-01 支持按規格自定義檢測閾值。
問:果凍冷藏后口感變硬,是否需要調整凝膠強度標準?
答:需要。冷藏(4℃)會使果凍強度上升 10%-15%,檢測時需模擬食用場景:若主打冷藏食用,應將常溫強度標準降低 15%(如目標 200g,常溫檢測需≤170g),GST-01 可設置溫度補償參數,確保檢測數據貼合實際口感。
問:如何通過 GST-01 數據預判果凍的貨架期口感變化?
答:加速試驗(37℃/14 天)中,若強度上升超過 20% 或彈性下降超過 10%,提示膠體老化過快,可能在保質期內出現口感變硬。需調整膠體配比(如增加 0.1% 黃原膠)或優化防腐劑用量,GST-01 可跟蹤監測調整效果。